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成都租房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成都租房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赵雷的《成都》是不是被过度消费了?
赵雷的《成都》前些年广为传唱,包括到现在也是很多人K歌的必唱曲目,我觉得这首歌因为写尽了离别之情和对以往一段感情的怀念才会深入人心,人生里爱情永远会深入人心,离别更会让人刻骨铭心。
回答问题之前,我先阅览了一下置顶的别人回答,有一个成都本地人对《成都》这首歌极为不满,认为《成都》既没有写出成都的地标建筑只写了玉林路的一个小酒馆,还把国际大都市成都写成一个阴雨连绵的小城市。我个人觉得赵雷写《成都》不是歌功颂德,不是写成都的辉煌和美丽,而是写出了作者对于一段感情的回望和感悟,而这段感情就发生在成都,发生在玉林路的街头和小酒馆。
《成都》能深入人心,广为传唱,还是因为抓住了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分别和离愁,当一段不能忘怀的感情结束后,确实会让人无尽怀念和感伤。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这样的歌词看起来很简单,但配上优美的旋律和低沉的吟唱,立马会让很多人回忆起自己生命中的离别和回忆,有很深的代入感。而九月的分别,也非常契合大学生离校的时间,所以很多大学生在离校时,也会唱一首成都来告白难忘的校园生活,很多同学、情侣分别以后,天隔一方人海茫茫,只有无尽的思念和感伤,而《成都》略带优伤的曲子也让人感时伤怀,很容易走进其中,怀念和爱人依偎着在街头走过的情景。
《成都》做为一首民谣,能火遍大街小巷,我觉得不是被消费过度,而是这首歌歌词打动人心,旋律低沉回转没有太大的难度,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并不自觉的哼唱这首歌。
成都,被大街小巷的放着。我们喜欢听这首歌,为什么呢,我把我的见解说出来给大家听听。首先从这首歌本身来说,词曲写的都很好很美,让人想一遍遍的去听。其次呢,赵雷这首歌并不是情歌,而是写给成都这座城市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首歌不仅有城市还有一个我们幻想出来的那个我们爱的人。第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们每个人对成都这首歌的理解都不一样。对于我个人来说,成都是我最喜欢的城市,可能这首歌听起来好像我就是在成都街头一样,春熙路,锦里,建设路,这些地方好像就在眼前一样,而我们每个人心中也有自己的“成都”,我们可能是把这种感觉寄情于这首歌里,可能是一种所谓的情怀吧,把赵雷唱出来的那种感觉深深地根植与自己的内心。所以每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听这首歌都会心里变得柔软,甚至会流泪,并不是因为脆弱,而是因为被感动和感染。
好多的民谣歌手都是这样,他默默无闻的时候便少人问津,一夜爆红之后便粉丝无数。 一直觉得,民谣从来都与流行无关,那是纯真,是故事,是情怀。 与那些从一开始就关注他们的人一样,想他们红,红了就更被重视,更被呵护,从此就会少一个人在天地间流浪;又极度害怕他们红,像是自己精心呵护的宝贝被公之于众,没了安全感,怕别人偷走自己的心头肉。更为害怕的是,红了就不再纯粹,怕那些打动人心的歌词与旋律从此再难诞生于他的头脑中,再难发声于他的口中,最后落得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之罪名。 知道赵雷,最先源于大冰,他书里的故事全是生活但又那么脱离俗世,“赵雷不红,天理难容”就是在这里看到的。之后是《中国好歌曲》中的《画》,歌词连刘欢导师都大为称赞。没想到或该想到的是,他最终被人所知是在《歌手》的舞台上,我教给娟子的《成都》,动不动哼唱两句的《成都》,差点成了我们室歌的《成都》,小众的《成都》一下子变成了大家的成都,在这个我并不喜欢的舞台上,因为台下或沉醉或流泪或痴迷的观众实在让人出戏。 或许一切不过是我太悲观了,何况,我也不是赵雷的铁杆粉丝,只是偶尔一下子单纯地喜欢了。
第一次知道赵雷是因为《画》这首歌。当时在念要命的高三,无意间在网易云的民谣推荐里听到。再后来知道赵雷,就是之后的《成都》了。
不得不说,在《歌手》播出赵雷那一期后,他的名字和《成都》以裂变式的速度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外地人的心中,成都迅速的变成了一座网红城市,成为了每个人心中寄托美好的影子。在QQ签名上,社交软件上,大家都在用歌词发表感慨,成都也成了许多高三学子远走高飞的目标。“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是昨夜的酒”“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灯熄灭了也不停留”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就连我在报考的时候,在权衡城市之中,也不自觉受到了这首歌的影响。
歌曲恬淡安心,在听众的第一印象里,似乎是一段朦胧而又朦胧的感情,男孩皱巴巴的衣服,路灯下情侣挽着手臂,还有女孩儿被亲吻的额头,但仔细想想,其实歌曲里从更高的层面来讲,是赵雷对成都这座城市的记录和留恋,是对整个城市的眷恋,小城没有冲淡他的记忆,而是激发了他的灵感。 在人生的漫漫长河,谁都多多少少会有“总把他乡作故乡“的经历。成都的安静闲适让赵雷深深地动了真情,成为了第二个家。也许,在成都人眼里看来,这首歌写的并不是成都这座城市本身的样子,没有整日的阴雨,也没有那个可以与你整日牵手的人,但对于赵雷,对于许多异乡之人,成都又何尝不是在寄托着他们的感情。每日太阳升起,看着万家灯火,看着夕阳西下,看着小酒馆门前的情侣,淡淡地想念着自己的家乡。
其实赵雷的音乐造诣并不是很深,高中毕业便开始创作音乐,趁着青春年少与几个伙伴一起骑着摩托一路到了西藏,下雨了就淋雨,下雪了就在雪中喝酒,天上掉馅饼了就接着,于是他们遇到了大冰。这一路的经历更是给赵雷积淀了大量的人文底蕴,赵雷是一个能把词写出落拓的烟火气的歌手。他能让你乐呵呵地点开,却一下子跌入体己的自怜。
除了赵雷与生俱来的天赋以外,他的走红也与当今的大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今,民谣的舞台正在逐渐扩大并走向正轨。宋冬野的《董小姐》曾经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在午夜梦回,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想起了你的“董小姐”?在之后的《中国好声音》中,民谣也一度被翻唱,再次的刮起来民谣的风潮,比如《南山南》。民谣的门槛并不高,一把吉他,一些和弦,一段旋律,一段歌词,不需要多么好的唱功,只需你感人真实。 而今的时代发展越来越快,每天接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自己可分析的,人们的潜意识里开始渴望休息,那么民谣这种简单质朴便显得更加深入人心。许多人喜欢在晚上,在睡前听一听,一个人的时候听一听,仿佛生活可以变得慢下来。 而情怀其实往往最容易被消费。大量的跟风和歌词的反复利用早已经让人们变得审美疲劳,记得当时的我听到大家都在讨论成都,只是不屑地笑了笑,又是被消费过头的歌。 但其实当我再用心地听这首歌曲的时候还是被打动了。毕竟作品真的深入人心
而后,赵雷又重新演唱了两会版《成都》,更是引起了极大的舆论,大家认为,民谣与政治扯上了关系,赵雷不再那样单纯。而谁又能说的清楚。 现在的赵雷,已经不愿再多唱这首歌,每次被无意调侃“呵,你听,世界神曲又来了。”想来,赵雷也已经不舒服了吧。 赵雷慢慢淡去名和利,也拒绝用微博营销自己,他觉得如果民谣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大众,是活不下去的。那些虚荣与金钱总会迷惑人心,歌是我的,而世间的解读他无能为力。